吴江摄影家协会
标题:
农家喜事
[打印本页]
作者:
薛晟
时间:
2009-2-3 20:28
标题:
农家喜事
2009-2-3 20:28 上传
下载附件
(137.01 KB)
<br/>
作者:
薛晟
时间:
2009-2-3 20:30
2009-2-3 20:30 上传
下载附件
(173.13 KB)
<br/>
作者:
薛晟
时间:
2009-2-3 21:53
2009-2-3 21:53 上传
下载附件
(53.67 KB)
<br/>
作者:
薛晟
时间:
2009-2-3 21:54
2009-2-3 21:54 上传
下载附件
(55.1 KB)
<br/>
作者:
吴江
时间:
2009-2-3 23:04
<p>喜事的连贯作品,加小小文字说明更容易了解!</p><p>图三曝光不足,因为主角是一对新人,图四糊了!</p><p> </p><p> </p>[em23]
作者:
垂虹秋色
时间:
2009-2-4 08:52
农家婚礼很是热闹,可以多增加几片,就摄影主题而言,这个内容可以更加地充实。
作者:
莺湖人
时间:
2009-2-4 09:04
<p>很好的农村生活片,偶顶!</p><p>去冬大雪封路,年念九偶为参加浙江临平农村一位亲戚的婚事冒雪行车现尚历历在目.农村婚礼很传统很民俗也很暖心(一家有事,全村援手),守望相助的村俗民风使偶感动之极!</p><p>一楼是九子盘,招待亲友和婚礼上使用的一种分格为九格的果子盘(是家里最高规格的礼器).</p><p>二楼是迎亲出发(或到达)的场景.中拿二根甘蔗是女婿祝颂丈人家吉祥如意诸事节节高之意.</p><p>三楼因拍摄者被左上那支大灯炮所惑曝光不足,偶用光影魔术手补点光后(后附)好歹能看出正如吴老师所言,是一对幸福的新人.</p><p>四楼是脚桶和子孙桶.子孙桶俗称马桶,是卫生用具.但其历史功勖则是在医院接生未有及未普及时,偶们的祖宗都是由接生婆到家引产在此桶的,固谓子孙桶.</p>
作者:
莺湖人
时间:
2009-2-4 09:16
不知为啥?上不了片!好像350又不行了?
作者:
薛晟
时间:
2009-2-4 09:51
<p>吴大师,本来想特意把图弄的只有新人轮廓的,这样弱化掉双方的脸</p>,否则就用闪光了,不过吴大师的意见我以后会注意的。拿图4的子孙桶实际是个小工艺品,是拍虚了,拍的时候没有注意,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4 9:53:49编辑过]
作者:
吴江
时间:
2009-2-4 10:3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薛晟</i>在2009-2-4 9:51:31的发言:</b><br/><p>吴大师,本来想特意把图弄的只有新人轮廓的,这样弱化掉双方的脸</p>,否则就用闪光了,不过吴大师的意见我以后会注意的。拿图4的子孙桶实际是个小工艺品,是拍虚了,拍的时候没有注意,哈哈<br/></div><p>薛晟先生: </p><p> 你好! </p><p> 摄影作品与打保龄球不同,摄影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及客观的看法,我的看法也非是一定对的,只作参考而已!因为你上次提过希望我多讲大作的缺失,故我就实话实说,不再送大姆指了,送大姆指只需两秒钟,手写板则要十分钟!(一笑之) </p><p> 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p><p> 谢谢! </p><p> </p>[em23][em23][em23]
作者:
薛晟
时间:
2009-2-4 14:09
<p>一直觉得吴大师属于技术厉害,人品更了得的老师,真是德艺双馨的好老师,真是非常感谢</p>
作者:
心雨
时间:
2009-2-4 19:56
这种场景蛮熟悉的。乡下的确这样
作者:
朱永锋
时间:
2009-2-4 21:27
<p>这样的场景在城市里是看不到了!不过农村还是有的,小时候自己也参加过,现在的估计也有点变味了!吴老师的点评非常到位!学习!</p>
欢迎光临 吴江摄影家协会 (http://www.wjsyjx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