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摄影家协会

标题: 一个脸盆与一份教师情 [打印本页]

作者: 严卫强    时间: 2008-9-16 10:00
标题: 一个脸盆与一份教师情
<font size="3">&nbsp;<wbr></wbr> 今春三月,丈母娘家乔迁新居,岳父岳母从原本不到八十平米的教师宿舍,搬进了<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300</span>多平米的小别墅里,心里头的那股子喜悦劲自然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为了照顾到“别墅”的形象,原来的一些或陈旧或不上档次的家具、物品,一一被请出了门外。其中,惟独例外的,是一个并不起眼的白色脸盆。 </font><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脸盆,搪瓷材质,既没有铜盆、不锈钢盆的高贵气质,也逊色于各种新型塑料盆的色彩绚丽。清清白白的盆壁上,没有任何花纹的点缀与修饰,素雅洁净,给人以简单与朴素之美;盆壁的另一侧,是用红色油漆烤制的“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留念”的大字,不仅说明了脸盆的来历,也交代了它的年龄。</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就这么普通的一个脸盆,岳父却对它视为珍宝。几年前,当市场上各种新型材料的盆子不断兴起后,这个搪瓷盆无论从款式、便捷,还是耐用性上来说,都被逼迫到了“淘汰出局”的地步。无奈之下,岳父只得将它收纳起来。思考再三,最终岳父将这个盆子请进了书房的展示橱,要知道,在他家里这可是文物级别才能享受到的特殊礼遇。</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岳父爱盆,这几乎是亲戚朋友中公开的秘密。和他相处的时间久了,我也从他口中,零星地知道了一些他与盆子之间的故事。</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1985</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年<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1</span>月<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21</span>日</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9</span>月<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10</span>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这不仅是国家对教育系统的全面重视,更是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充分尊重。当时,岳父正在乡里一所中学教书,学校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给每个教师下发了一份的礼物——全新的搪瓷脸盆。岳父说,拿到礼物的第一个晚上,他是抱着脸盆一起睡着的。</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这么多年以来,这个普通的脸盆可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天气热了,它曾被用作“大茶壶”,为班上的学生送来一碗又一碗清凉的酸梅汤;雪花飘了,学生们那握铅笔的手被冻得发紫,它就被充当“暖水袋”,盛上热水后可以在里头洗手,也可以把手放在盆壁取暖。无论严冬还是酷暑,它都默默地奉献着自己。</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岳父如盆,盆如岳父。他二十岁高中毕业后,就当起了教书先生,这一干就是三十个年头。起初,教师这行当一直是遭人白眼的,既没有较高的收入,也没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听岳父说,他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块七毛钱,在当时这样的收入可以说是在社会的最底层,连一般的上班打工者,日子都过得比教师红火。于是一些趋于利益诱惑的教师,一个个离开了自己的岗位,纷纷进厂去吃所谓的“资本主义粮食”。 “穷教师”这个词语,可以说是把教师的基本特征都概括了。甚至可以说,一个做教师的男同志,在找对象方面都要多少吃点亏,要比一般人多经受几个挑剔的目光。</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岳父依旧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工作。与一些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相比,他没有发表过一篇优质的教育论文,没有站在领奖台上接受过政府的嘉奖,没有“桃李满天下”,但是,他却和无数优秀的教师一样,默默地耕耘在这片开满鲜花的土地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着。他不懂“情感教育”,却始终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父亲般的温暖与长者的引领;当时还没有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他却一直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提出了“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之根本”的观点。岳父之平凡,就象这个普通的脸盆,你甚至可以忘却他的存在。</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再过两天,我们就将迎来第<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24</span>个教师节的到来。岳父把脸盆珍藏起来,却把脸盆精神毫无保留地献给他的事业他的学生。在此,我忠心地祝愿岳父以及天下所有的普通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span></p>[attach]104[/attach]<br/>
作者: 倪佩清    时间: 2008-9-16 12:46
有纪念意义!
作者: 沈国平    时间: 2008-9-16 18:09
应时。
作者: 朱永锋    时间: 2008-9-16 20:09
如果那个脸盆的主人一起入画就好了!




欢迎光临 吴江摄影家协会 (http://www.wjsyjxh.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